01. 活动记录 2022年11月18日至11月20日,一次面向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全体本科生的城市探索活动正式启航!活动分为四个探索小队,旅游系的师生在凉爽的秋风中,伴师携友,一起从摩登外滩走到古朴苏州河,颠倒日常和远方的距离,试探旅游的学理边界,思考旅游行业的无限可能。 · 外滩的建筑密码 · 18日傍晚,张静儒老师、小队长王倩和其他10名同学在外滩信号台集结完毕,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们相互介绍认识,很快活络了起来。沿线外滩建筑徒步,一栋栋庄严肃穆的历史建筑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百年前外滩开埠的沧桑历史画卷在领队介绍下缓缓铺开。同学们用心感受着沉淀在此的历史底蕴,一个半小时的徒步里,同学们对外滩的发展历史、界限划分与归属变更、核心建筑的由来与建筑样式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小队:解码外滩·摩登上海的建筑密码↓ · 虹口的犹太方舟 · 19日13:30,在悠悠秋风中, 第二小队在郑丹妮老师和小队长梁云博同学的带领下,齐聚虹口区提篮桥1号地铁口,于悦耳笑语中开启“虹口·犹太方舟”的探索之旅。 第二小队:解码“虹口隔都”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 秉持“不走回头路”的观点,小队走了一条八字形的路线。在领队极具吸引力的讲解下,大家一起在下海庙的缥缈佛烟中聆听“提篮桥”的来历;驻足提篮桥监狱的高耸围墙下,感受这曾为“远东第一监狱”的肃穆;在象征着犹太人于苦难中追求尊严和光明的白马咖啡馆外,一起留影纪念。大家又一起走过犹太难民收容所、霍山路第二小学和摩西会堂等地,切身感受犹太人在逼仄中依然重视教育,依然不放弃生活的追求和希望,正如一位同学所言:“生活之火纵使微弱也无法被泯灭。”最后在霍山公园内,大家分享此次活动的心得与收获,在阵阵掌声中结束近半日的游学活动。 第二小队:解码“虹口隔都”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 · 外滩源的上海近代史 · 19日18:30,旅游学系城市探索第三小分队全员集结10号线南京东路地铁站六号口,在施媛媛老师和小队长陈庆阳的带领下前往外滩源,探索今日之上海近代史开启的地方。 第三小队:解码外滩源 小队成员们怀着期待又兴奋的心情一路徒步,从半岛酒店出发,在原英国驻沪办事处驻足,沿着圆明园路欣赏风格各有特色的高楼,到乍浦路桥上远眺外白渡桥与东方明珠,在苏州河岸看划船总会遗址,于步行桥上远观上海大厦与查理饭店,听领队热情地介绍建筑特色、建造年份以及其历史渊源还有如今的用途,一点点拨动见证了上海近代史的齿轮。白天断断续续落下的雨滴已经把所有的建筑、草木、公路和车辆全部打湿,昏暗的天空被城市染出模糊的光晕,潮湿的天气中街灯的亮光把摩登的大楼、店铺和行人车流笼罩在雾气薄纱下,小队穿梭在外滩源既现代又复古的各个场景,沉浸在朦胧似幻的灯光中,并探寻城市背后历史的蛛丝马迹,稍有不慎似乎就会迷失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 第三小队:解码外滩源 ·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 · 11月20日12:50,旅游学系城市探索第四小队的14名队员陆续到达地铁12号线天潼路3号出口外。在薛岚老师和小队长童睿的带领下,沿着苏州河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路。从上海邮政博物馆出发,站在四川路桥上感受这座建筑的宏伟,路过高大的河滨大楼,参观上海总商会的旧址,深入了解四行仓库的历史。在最后一站——荣家兄弟的福新面粉厂旧址,于交流中结束了这次的活动。 第四小队:解码苏州河 第四小队的足迹·四行仓库 02. 同学说 城市探索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活动本身、对上海文化、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外滩的一些建筑,和外滩的发展变化历史,让我将老师上课提到过的一些东西与实际联系起来,比如说洋泾浜英语和上海的租界历史。我觉得旅游学系应该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作为大一新生,感觉自己周围全部是学历史的同学,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这些新同学感受到旅游系大家庭的温暖。 ——朱高阳(22级本科生) 在上海外滩源这块区域游览经历的体验感很强,相信会是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过去我曾来过外滩,但那会只是像无头苍蝇一样瞎转悠看景。这一次跟团游,有专业的领队带领并讲述建筑的特色风格和背后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在的用途,除了欣赏又增进了解,这使得一步一景的观感很强烈,景色背后多了历史的厚度感。 ——陆汉德(21级本科生) 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一个人走过陈旧的楼栋时没什么感觉,但是CityWalk让我了解到这些陈旧的楼栋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含义。其次的收获就是:上海很温暖。我是韩国留学生,韩国以前也在上海建立了临时政府,之所以存在现在的韩国也是因为上海留住了我们。我相信犹太人也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暖。 ——郑宇真(20级韩国留学生) 首先是从外来游客的角度,通过这次行走对上海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当时的人民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了解到了属于那个战争时代的历史,让人深思。 ——童睿(21级本科生) 这次活动像是一场行走的建筑学入门课程。旅游是载体,建筑历史是内容,city walk是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很棒的一个类型。我认为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旅游设计是更重要的一部分,文化本身就已存在,甚至沉淀越久的文化越具有广泛的吸引力,所以如何将文化体验市场化,就是我们旅游研究者所擅长的。同时已有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何优化也是旅游研究者所擅长的,希望上海城市休闲旅游多关注旅游研究者的发掘与培养。 ——芭丽根·吾拉尔太(19级本科生) 全体参与同学对citywalk的感想词云 我们在脚下的土地上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在人生旅途中留下足迹。让一切从城市探索启程,徜徉在旅游管理纷杂多样的学科基础里,也走近复旦旅游管理的温暖大家庭! 文案丨茶新贤、梁云博、童睿、陆汉德、王倩 图片丨由小组成员提供 排版 | 马小健
其次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体验旅游产品、感受旅游地点,能够让我有机会使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从学术的角度完成一次旅游,这让我十分兴奋。以及这些地方的旅游规划都给我灵感,让我看到专业知识的一系列应用。